type
status
date
Jun 23, 2024 08:35 AM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原文首发于2019年5月,现为2023年1月更新版
提供付费咨询后,我发现有一些关于相机的概念和知识困扰了不少的摄影新手,便决心在这篇进行一个汇总
既然是面向新手小白的文章,我会挑选最基础的问题,用尽量通俗的语言,只解释到新手需要了解的深度,周知免杠~
【太长不看懒人版】
- 高像素有用,但不能以像素高低评价相机的好坏
- 高画质有用,但高画质不等于拍出来的照片好看
- 画幅很重要,预算充足尽量考虑全画幅相机
- 手机目前无法超越微单单反,但可以和部分小相机打个平手
- 不是所有单反都是专业高端的好相机,单反也可以差劲
- 微单不是单反,甚至还比单反更先进、更有发展前景
- 卡片机从配置上不比微单,但为了便携还是可以买
- 背景虚化不是相机的功能,换大光圈镜头都会有效果
- 只要条件好参数对,什么相机都可以拍到星星
- 了解与评价相机的六个方面与简便方法
一、像素是什么?
像素即是图像元素(Picture element)[1],它是计算数码影像的一种单位。 我们的电子版照片都由大量的像素(Pixel)构成,你可以简单地把一个像素看做一个有颜色的小格子。
- 像素越高照片越清晰,但照片不清晰不一定是相机像素低
理论上,像素越高照片就越清晰。但在实际摄影过程中,照片是否清晰与对焦是否准确、快门速度是否合理,以及镜头等多重因素有关。我经历过好几次有人抱怨自己相机像素低拍不清楚,但最终是他操作方式有误的情况。事实上,只要你的相机型号是近四年内发布的,一般都不必担心因为相机像素过低而导致照片不清晰的问题。
- 像素高低不决定相机的好坏,高像素的不一定就是好相机
在手机“多摄”概念还没有流行之前,很多手机厂商喜欢拿高像素来作为手机拍照的卖点,有意无意地给大家营造出了一种“像素越高,拍照越好”的错觉。但事实上,相机作为一台复杂机器,很难简简单单地用一个参数或指标来衡量。因此,尽管像素对相机而言非常重要,对画质的影响也非常大,但它并不等同于画质,更不直接决定一台相机的好坏。我不建议新手小白按照像素来买相机。
- 人们对像素的要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不必过分追求高像素
在部分手机像素上亿的今天,大家对相机像素的要求似乎也越来越高,从两千万到三千万,再到四五千万,好像无穷无尽……但有个冷知识是,大家热捧的4K视频一幅单张画面也只有八百万左右像素,所以但凡你看4K视频时没觉得很糊,那现在主流的两千多万像素相机对你而言妥妥够用。当然高像素永远都有好处,我并非说高像素相机是坑,我只是说业余爱好者在购机时没有必要对像素过于苛求。
二、画质是什么?
画质通常指图像质量(Image quality),其常用的定义之一是“成像系统捕获、处理、存储、压缩、传输和显示形成图像的信号精度水平”[2]对于业余爱好者,我们可以不严谨地理解为:一台相机的画质好不好等于它的传感器成像厉不厉害,准不准确。
- 画质不是画面观感,照片好看并不是画质好
既然相机的画质是其传感器的信号精度水平,那么画质便是一种客观的且可被量化的东西,而不是观察者的一种主观感受。基于这个概念可得出,画质好并不意味着画面美观好看舒服,我们也不可能仅凭看一眼直出的照片就能得出这台相机的画质怎么样。如果你购机时想说你希望相机直接拍出来的照片观感舒服,那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要一台“直出效果好”或“直出表现好”的相机。(直出=直接输出,也就是拍完不进行人工后期处理)
- 尽管高画质不会“美化”画面,但的确可以得到“更好”的照片
虽然高画质不能直接让画面变得好看,但它的的确确可以在一些方面帮助你改善画面,这也是我们追求高画质相机的原因。
举个例子,和相机画质有关的一个概念叫做“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如果你以前用旧款手机拍过白天站在室内窗前的人,你会发现窗外一片白,人物一团黑,这是因为传感器的动态范围太低,无法完全覆盖最亮点和最暗点之间的所有亮度,只能选择一部分。但如果你使用高动态范围的相机,它可以记录更多的天空高亮部分的细节和室内阴影部分的细节,更符合人眼看到的样子。
再举个例子,还有一个概念叫“高感”(High ISO Performance)。大家一定用手机或相机在夜晚拍过照片,可能发现过照片上有很强颗粒感(也就是噪点),这便是高感不太好的表现。高感好的相机在同等感光度下的颗粒感会更少,感觉画面更清晰。比如下图就呈现出左边的相机高感好,右边的相机就高感差。
所以尽管高画质不等同于画面好看,但高画质的的确确可以帮助我们得到改善画面,尤其是在极端环境下。当你用RAW格式的文件进行图片后期,这种画质差异则会更加明显地被感受到。
三、画幅是什么?
数码相机和手机都需要一块图像传感器来把光线转换成图像。这里要讨论的画幅(Sensor size/format)便是这款传感器的大小。常见的画幅从大到小有:中画幅、全画幅、APS-C、M43、1英寸、1/1.7英寸、1/2.3英寸等等。
- “底大一级压死人”,同时期产品画幅越大画质越好
老法师常说“底大一级压死人”,这个“底”是指图像传感器,“大一级”就是指面积更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传感器大的相机可以吊打传感器小的相机。没错,理论上传感器面积越大,接收的光线就越大,转换出的信息就越丰富,最终画质就越好。上一节画质部分的最后一张图是一个全画幅相机(左)和一个APS-C相机(右)在高感光度下的照片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全画幅相机在低亮度条件下的画质优势。不过画幅对画质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技术在不断进步,所以我们还得考虑到时间因素——现在部分APS-C的相机已经可以达到几年前一些全画幅相机的画质水平了。
- 同档光圈,画幅越大,景深越浅,背景虚化越好
更大面积传感器不仅会带来更好的画质,还会间接带来更浅的景深,也就是更强的背景虚化效果(Bokeh)。[3] 虽然理论上只要保持光圈物理直径一致,景深就不会受到画幅的影响。但实际使用中,在考虑到构图取景、等效概念、实际产品等现实因素,更大画幅的相机确实更容易拍出浅景深。如下图所示,在视角不变的情况下,残幅(APS-C)、全画幅、大画幅相机在f4.5光圈下有着巨大的景深差异。这其实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手机、卡片机的虚化效果较差(当然现在有些手机可以用算法模拟出背景虚化,但这不在这里的讨论范围之内)所以如果你喜欢背景虚化效果,应该尽量考虑更大画幅的相机。
总之,较大的画幅相比较小的画幅是明显利大于弊的,因此我建议大家在购机时关注画幅,并在预算充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全画幅相机(不是中画幅相机不好,只是价格太贵且选择太少)。不过如果预算较低,没必要为了全画幅去挑选四五年前的二手老款,这时选择新款APS-C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四、手机超越相机了吗?
很多新手向我咨询相机时都会提到“要比手机拍照效果好”,看来大家真的很担心买来的相机比自己手机还差。那么现在的手机有没有可能超越相机?有哪些相机比如手机?
- 并不是所有的相机都比手机强,比如你的无人机和运动相机
相机的画质的确不一定比手机更好。前文已经说到,画质与器材的传感器大小密切相关,跟这个器材被叫做“手机”还是“相机”没什么关系。如果一台相机和手机使用相同画幅的传感器,那它们的理论画质不会有巨大差别。
现在市面上的确还存在使用手机级别传感器的相机,其中销量惨淡的产品是千元上下的卡片机,比如佳能的IXUS系列,索尼的缤纷系列。它们的市场正受到手机的严重侵蚀,几乎濒临完全停产,我建议大家尽量不要选购这类产品。而那些销量还不错的产品是有一定自身特色的特种相机,比如部分运动相机、消费级无人机、全景相机,以及大疆Pocket这类口袋云台相机。它们由于自身体积的限制,不得不采用较小的传感器。之前有位买了GoPro的朋友跟我抱怨这相机怎么感觉跟手机画质差不多,我只能说:这不是错觉,是真的……但我并不是在表示这样的相机不能买,因为画质本不是它们的特点,当你需要无人机的航拍视角或运动相机的防水防尘或全景相机的无死角等功能的时候,只要价格合理,画质和手机一样又何妨呢?当然要是你对画质有更高要求,运动相机和无人机中也存在搭载较大传感器尺寸的高端型号(一英寸)。
- 手机在画质上暂时还无法超越绝大部分在产在售的微单和单反
我们已经知道像素不等于画质,也不代表相机水平,所以当手机可以拍摄一亿像素照片和8K视频的时候,也不能说手机就比相机更强。我们还知道传感器面积越大,画质越好,虚化更强,而手机因为体积就只能那么大,影像传感器面积始终受限,所以在画质上还是处于劣势。简而言之,除非未来有新技术能够让画质尽可能摆脱传感器大小的影响,手机画质则永远无法超越同时代的微单和单反。
这不得不提到富士官微在小米手机达到一亿像素时发的微博——富士当时搬出了自家一亿像素的中画幅相机来“祝贺”小米一亿像素的手机,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富士还顺手嘲讽了手机传感器小的事实。图片的意思大概就是在说:“虽然手机到一亿像素了,但想跟我们扳手腕还差得远呢!”
五、单反怎么样?
- 并不是所有单反都是好相机
有些不熟悉相机领域的人会将“单反”等同于“专业相机”,但单反都是好相机吗?“单反”的全称是“单镜头反光式取景相机”只要求相机采用可更换的单支镜头和反光式取景,对画质性能并没有任何要求,因此严格意义上“单反”并不等同于“专业”。换种说法,当我们面对一台单反相机,不能因为它叫单反就相信它一定具备高画质与高性能,一切还要以实际规格参数为准。市面上依然有非常差劲的单反。
- 专业摄影师选择单反的理由
有一部分用户购买单反是出于从众心理——不知道单反为什么好,只知道专业摄影师在用。专业摄影师之所以用单反主要出于三个原因:①大尺寸传感器带来高画质:大机身能塞下更大尺寸的传感器,而这通常能有更好的画质。②可换镜头带来的广适应性:既然是可换镜头相机,那么面对不同场景和题材可以给机身搭配不同的镜头,理论上不存在“那里太远我拍不了”“这里太广我拍不下”等问题。③机身丰富接口的可拓展性:单反相机有各种配件来适应各类场景,例如闪光灯、麦克风、监视器等等。但要是逆向思考,假如你对画质要求不高,又不打算买多个镜头和配件,那么单反的很多优势你都用不上,购买的意义并不大。此外,就算你以上三条都用得上,你还得知道可换镜头相机的另一大类也能做到,那就是微单!
六、微单怎么样?
微单(MILC)是单镜头的、采用电子取景的、可换镜头的一种数码相机。我知道这很拗口也不好懂,所以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介绍微单以及它和单反相机的差异,如果有时间的话我强烈推荐阅读原文:
没时间读的话,简单总结就是:
- 微单不是单反,不比单反低端,也不比单反便宜
微单与单反是取景结构不同两类相机,二者成并列关系,所以微单不是微型单反。微单通常比单反体积更小,不是因为偷工减料,而是采用了新的取景技术。此外,单反不一定比微单更专业更复杂,微单也不一定比单反更低端更便宜。
- 单反未来惨淡,微单前景更好,优先考虑微单
由于电子取景结构更具有发展潜力,微单迅速成为了各厂商的研发生产的重点,而单反走上了下坡路,被大多数品牌所放弃。所以一般情况下,新手入坑我会建议直接选择微单相机(有特殊需求用途除外)。
七、卡片机怎么样?
这里卡片机是指紧凑型固定镜头相机,例如索尼黑卡系列,佳能PowerShot的G系列。相比于单反微单卡片机为了便携性,缩小了传感器尺寸(大部分),固定了镜头,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甚至可以放进衣兜。
- 卡片机和单反微单并不冲突,也不具有可比性
有不少人问我卡片机和单反微单怎么选,但其实二者并没有什么可比性,因为它们的设计理念和市场定位有很大差别。卡片机和微单的关系如同手机和电脑,二者内部结构及大致原理相似,但前者主打便携,后者主打强大,需要哪样买哪样,便携和强大都需要那就都买。
网上常有人在大家讨论卡片机时把微单搬出来说:“花五千块买个卡片机为什么不去买个微单呢?传感器大,还能换镜头呢!”这要类比的话就是:“花五千块买个手机干啥?去装台电脑啊!性能不是翻倍的好?”……所以两种功能定位不一样的东西就别比“性价比”啦。
八、什么样的相机能拍出背景虚化效果?
近几年浅景深具有的背景虚化效果越来越受欢迎,手机厂商不断尝试模拟出相机的虚化效果,好些用户在选购相机时也强调要能虚化背景,还有些用户在网上抱怨说“我这台相机太差,拍不出背景虚化效果”,这些说法是正确的吗?
- 背景虚化不是相机的某种功能,而是大光圈拍摄的自带效果
正如上方小标题所属,背景虚化是一种大光圈成像时自然伴随的光学效果,并不是相机的某种特殊功能。拍不出虚化不能全怪相机不够高级。通常来说,背景虚化的效果受相机传感器尺寸、镜头最大光圈、拍摄主体所处的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你还没有购买相机,可以像本文第三节“画幅”里说的那样选购更大传感器的相机,比如全画幅。如果你手上已有单反或微单,可以将镜头光圈开到最大(具体怎么怎么操作看说明书),尽量让主体且远离背景靠近镜头。如果这样还不能拍出有背景虚化效果的照片,则需要考虑购置一枚拥有大光圈的镜头了。
- 想要很强的背景虚化效果,一般不能用套机镜头
很多新手拍不出虚化效果是因为直接购买了搭配好镜头的套机,没有自己选择镜头。套机一般都搭配平价变焦镜头,它们一方面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不错的性价比,但另一方面虚化能力也往往较差,所以会给新手一种“我的相机拍不出虚化”的错觉。如果想自己挑选一枚大光圈镜头,欢迎阅读我的另一篇文章:
需要注意的是,套机镜头没有很强的虚化效果并不是说我们应该“抵制”套机镜头,因为光圈只是镜头的一个方面,我们也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需要用大光圈拍摄出虚化的效果。大部分套机镜头有着实用的焦段和合理的价格,适合多类型的题材,尤其适合什么都拍的新手小白。所以如果真的喜欢虚化效果,我更建议一支大光圈定焦(建议光圈F值小于2.8)和一支多用途变焦(比如套机镜头)的双镜头组合。
九、什么样的相机能拍星星?
除了背景虚化,新手在购买相机时另一个常见要求是:“我想买一台能拍星星的相机”。但其实,在拍星星这件事上,相机不是重点……
- 理论上,所有的相机都能拍星星,包括手机
拍星星并不需要相机有什么特殊的结构或功能。对于相机来说,天上的星星和路边的花花草草没有什么不同,成像原理完全一致,区别只在于星星更小更暗而已。所以理论上只要环境条件适合,参数得当,任何拍照设备在合理的设置之下都能拍星星,专业设备只是更容易拍清楚拍好看而已。
下面是Aaron Palabyab于2016年拍摄的银河,第一行是索尼A7RII全画幅微单拍出的效果,第二行是华硕ZENFONE手机拍出的效果。(左边是直出的原图,右边是后期修图后的成片)
- 想拍摄星空,在考虑设备前,先考虑环境
我们平时没法拍星星的原因主要在于环境而不是相机。星空摄影包含多种题材,其中星轨拍摄对环境要求较低,就算在北京市中心也能拍,但银河这类题材拍摄则对季节、月相、天气等因素有着极高的要求。如果想拍出壮丽的银河,你需要在每年那几段合适的日期里到一处远离城市光污染的地方,再靠好运气碰上优质的空气质量和较低的湿度等等。所以专业的星空摄影并不是在设备和技术达标就能轻松出片的。
- 拍摄星空一般使用全画幅相机搭配大光圈超广角镜头
前面提到虽然所有设备都能拍星星,但专业设备可以拍得更清楚更好看。一般来说,业余星空摄影师的顶配大概是全画幅机身+大光圈超广角镜头+三脚架。全画幅相机可以在高感光度下提供更好的画质,超广角镜头可以拍下更浩瀚的星野,三脚架是用来延长曝光时间来高感压力。顺便一提,夜景拍摄也是殊途同归,三脚架和大光圈镜头比高画质相机更重要。
十、如何评价一台相机?
前文总是在说我们买相机不能只盯像素,不能只看画质,不能只买单反……那么,对于一台相机,我们该看什么?我认为评价一台相机有以下六个方面:
- 外观与便携性:相机的材质、体积、重量、颜色等
- 体验与操控性:相机的握持手感、按键布局、菜单设计、取景器与屏幕的大小和分辨率,以及屏幕是否支持翻折和触屏等
- 画质与直出:相机的画幅、分辨率、动态范围、高感表现、JPG直出色彩等
- 自动对焦与连拍:相机的自动对焦方式以及是否支持脸部和眼部识别,连拍速度以及最大连拍数量等
- 视频功能:相机支持视频格式与编码、分辨率、帧率、码率、色彩曲线、以及是否有剪裁、超采样等
- 拓展性及其他:相机的镜头卡口、热靴及各类接口等
其中像画幅、分辨率、视频帧率、镜头卡口等“硬信息”都是可以在相机官网的详情页或规格参数页找到,而像按键布局、菜单设计、直出色彩需要多了解一些权威测评网站(比如DPReview)的看法。
以上每一部分也并不是均等的,它们所占的权重应该取决于你的身份以及拍摄题材。比如外观和便携性差的相机对业余爱好者很重要,但肯定不是职业摄影师应该首先考虑的;如果你要拍娃拍动物拍体育赛事,自动对焦与连拍便会非常重要,但如果你拍静物或微距,画质则是更应该考虑的。
我清楚初学者可能无法立刻理解评价相机的六个方面,但用几行字或一篇文章就能把所有相关知识说清楚也是不现实的。但我觉得先将这六个方面摆出来便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日后持续关注和深入了解的方向。当然,如有只是想简简单单买个相机,对深入学习器材知识没有兴趣,那这里提供一份我的购机推荐清单:
感谢阅读到这里!如果有所帮助,欢迎赞同收藏分享!
- 作者:摄影人的世界
- 链接:https://www.longshao617.top/article/ten-questions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